為了準確地模擬土壤和沉積物中的金屬流動性和生物利用度,需要系統的吸附研究來考慮異質,良好表征的礦物質。
兩個重要的表面是氧化鐵和二氧化硅,它們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并相互聯系,在金屬分布中發揮重要作用。本研究集中在這種系統的氧化鐵涂層二氧化硅的合成和表征。使用三級分數因子研究來確定生產針鐵礦涂層二氧化硅的最佳條件。實現的涂層量為0.59至21.36mg Fe g(-1)固體。使用吸附或沉淀的涂層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二氧化硅的顆粒尺寸,其中隨著二氧化硅尺寸從1.5mm減小到0.2mm,Fe從平均0.85增加到9.6mg Fe g(-1)固體。
研究的其他因素,包括涂層溫度,初始鐵濃度和接觸時間,都不太重要。觀察到氧化鐵涂層不均勻,濃縮在粗凹區域。 FTIR發現帶狀位移以及表明FeO和SiO鍵化學環境變化的新帶;這些結果與磨損研究表明,氧化物涂層和二氧化硅表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涉及化學力。因為納米尺寸的氧化鐵涂層增加了表面積,引入了小孔,并改變了二氧化硅的表面電荷分布,與未涂覆的二氧化硅相比,涂層體系對Ni表現出更大的親和力。